文:Wayne
各位好,很榮幸能加入這個部落格,這裡接下來會有一系列與西裝有關的文章,我希望能以最淺白的文字及圖例,和大家用一個平時不容易接觸,但卻很重要的角度來討論西裝。
首先得談到西裝的襯結構,因為之後幾乎所有文章都會講到它;襯存在表布和靠近我們身體的內裡之間,它是一件西裝的樑柱,撐起了一棟房子(表布),沒有襯的西裝就好像沒有羽絨的羽絨外套;而正是有了它,西裝才不會只是羊毛作的T恤。
以最常見和傳統的結構來說,從西裝的領片到下擺都存在著大身襯,即使在一件500元的西裝上也看得到;差別在於,高級的大身襯會使用縫襯(sew in,將襯以縫製方式固定,通常會使用動物的毛,也就是毛襯),而500元西裝多半是用聚酯纖維作的黏襯(fuse,將襯以黏合方式固定,後面會再介紹)。
接著看到胸部以上的區域,比較正式的西裝會再重疊一層很容易被網路文章遺忘的胸襯,它多半是縫襯,傳統的好西裝在這會使用馬尾毛,那是一種非常堅韌的材質。要注意的是,500元西裝也可以有胸襯,當然它的材質不會有馬尾毛那麼好。另外,在肩膀內側,靠近脖子處也會有好幾層的襯,目的是在強化肩膀的結構。
關於胸襯和強肩結構,圖示是指延伸到「從正面望去會被領片蓋住的部位」,但不包括領片
最後,會看這個部落格的人應該都聽過墊肩,它位於肩膀的偏外側,也就是大約從強肩(?)結構中間的位置一直延伸到袖籠。
所以,我們現在會得到一個基本概念,常見的西裝結構由下往上的手感都會「越來越硬」,因為從下擺到胸部下方只有大身襯;胸部存在大身襯加胸襯,而到了肩膀,就有大身襯、胸襯、強肩結構或者墊肩互相重疊。
接著,要介紹你多少也有聽過的黏襯,它早在1960年代就被發明出來,主要是用在大身襯,最常見的原料是聚酯纖維,一面有膠,並利用熨斗的高溫和高壓直接黏在表布上。由於能大幅降低原料和工時成本,不只是成衣,當時連一些如雷貫耳的訂製店家也紛紛拿起他們的熨斗。
術語釐清:
大身襯和胸襯是指「襯的部位」,縫襯和黏襯指的是「襯的固定方式」;
大身襯可以是縫襯或黏襯,胸襯也可以是縫襯或黏襯。
不過,胸襯會使用黏襯的西裝,即使在平價西服中也相當少見,前面也提過胸襯多半是用縫襯。
另外,有的西裝店家會以「布襯」來取代黏襯這個名詞。
然而,黏襯在最早的時候有兩個缺點,首先是經過長期使用,或者是過於頻繁地乾洗就會與表布脫離,而一旦空氣跑進縫隙,你的西裝就會像長了幾顆水泡,而且還沒有辦法戳破(西裝壽命宣告結束)。第二個缺點則是過於僵硬,無法製造自然的垂墜感,誇張地說就像是穿了件厚紙板。
現在大部分平價西裝依舊使用黏襯,而且品質特別差的仍然容易起泡。
圖片來源:www.voicesofeastanglia.com(右)
不過,這五十年來當然也有出現好黏襯,根據德國期刊的實驗,有些現代黏襯幾乎要和縫襯一樣耐用,甚至能為輕量化羊毛增加製作時的穩定性(就是先黏在上面)。至於過於僵硬這一點,現在黏襯材料的選擇非常自由,就連和馬尾毛襯同樣堅韌的材質也看得到(雖然價位會讓你想買馬尾毛襯)。
換句話說,黏襯其實早就脫離被視為廉價成衣代名詞的時期,不只有進化過的種類,也有追求飄逸的設計師採用超輕量黏襯,甚至許多高檔品牌會將黏襯與縫襯混用來達到最好效果(整片都有縫襯,同時都有輕量黏襯,能大幅降低單獨使用縫襯的重量)。
但話又說回來,事實上在西裝起泡以前,一般人也無法輕易分辨身上的黏襯是不是好東西,所以,比起將熨斗調到適當溫度和減少乾洗次數來延長壽命,不少人還是只願意購買非黏襯、也就是縫襯的西裝。
接著就要講如何分辨一件西裝是不是使用黏襯。最簡單的方法,就是去捏捏西裝的下擺,一手捏外側,一手捏相對的裡側,再躲開櫃姐的眼神互相搓揉,如果能感覺到中間還有一層布,那就是一件全縫襯西裝;要是沒有東西,那至少這件西裝的下半部是使用黏襯(因為它黏在表布上了,所以中間不會有東西)。
要注意別捏到光滑的內裡區域,看前面的圖應該知道,口袋附近並沒有大身襯
為什麼會說「至少下半部是黏襯」?因為除了全縫襯和全黏襯,還有一種西裝結構叫「半毛襯」(注意,事實上襯的材質不限於毛),也就是在大身襯的上半部使用縫襯,胸襯也是縫襯,但大身襯的下半部卻是黏襯。這種做法可以保留縫襯大部分的優點,重點是還可以節省成本,所以最常、大概也只會在成衣西裝上見到。
所以我們得繼續往上捏,捏到縫襯理論上有可能存在的最短極限為止,那個位子大概在領片最下端的水平線,以雙釦西裝來說是在第一顆釦子的附近。也就是說,如果從下擺往上捏,一直捏到第一顆釦子都沒感覺到東西,你就要知道那八成是件全黏襯西裝。
原圖來源:australiantailor.com
另外,可能有人會問他為什麼不能在捏完下擺後(然後沒找到東西),跳過慢慢往上搓的步驟,就直接往胸部捏過去來找出半毛襯呢?
很簡單,因為在前面提過只要比較正式的西裝都有胸襯,而大部份的胸襯也都是縫襯,所以你就可能在平價商務西裝的胸口搓到東西,但那不是我們現在要判斷的大身襯(我們想知道大身襯上半部是不是縫襯),而是胸襯。換句話說,在胸口搓到縫襯,和它是否為半毛襯一點關係都沒有。
而在最後,我還必須強調這裡提的都是西裝最典型的作法,尤其是對國外的訂製店家來說,以此還能延伸出超過一百種作法;有些會根據身材或風格在後背加上襯裡;有的甚至根本就沒有胸襯或強肩結構;甚至是相同風格,不同的派別也會用不同方法去處理細節,而這正是西裝最令人著迷的地方啊!
重要!如果你要和師傅溝通……
圖片來源:artlewinbespoke.com
關於文章中使用的「縫襯」一詞,雖然不完全是我們(Wayne和Jimmy)發明的詞彙(來源是英文的「sew in」),但實際上也不是在臺灣業界流通的用法,這是經過我們討論,為了讓讀者能夠徹底理解西裝結構的決定。
由於就一件商務西裝來說,「縫襯」會使用的材質多半是「毛襯」,所以你平常會聽到的用詞都是「毛襯」;師傅會和你說「我們的西裝都是用毛襯,一針一針去縫的」可是精確來說,「縫襯」的材質本來就不限於動物的毛(想想你如果要做件麻質西裝)
多數的中文文章會將「黏襯」和「毛襯」作互相對比的概念,但現在你應該能夠發現,其實前者是指「襯的固定方式」,後者是專指「襯的材質」,另外,這種用法還會讓人誤以為「縫襯」一定是使用「毛襯」。相較之下,英文以「sew in」和「fuse」作對照,在各方面來說都恰當地多。
當然,在你了解襯的結構以後,你還是需要用回「毛襯」與師傅溝通,即使「半毛襯」這個詞本身就有點問題──實際上它應該叫「半縫襯」。
Leave a Reply